工业动态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三年春耕夏耘一派丰收景象

来源:柳州市工信委  频道:柳州    发布时间:2013-06-18
    三年耕耘,“智花”满园。高分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试验专家组验收的柳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一派丰收景象——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值转变,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543”优化升级,汽车、机械产业先后成为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出广西柳州汽车城和河西机械工业园2个千亿元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柳州智造”品牌极速提升。

    柳州市2010年开始申报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2011年正式挂牌。试验工作以示范企业和试点项目建设为点,以促进重点行业信息化为线,以提升产业链(群)整体水平为面,以完善公共服务和支撑平台为体,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目前,柳州市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和外部信息化协同与支撑体系日益完善,产品制造数字化、行业生产协同化、企业管理精益化、园区服务网络化、节能减排智能化及工业服务系统化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柳州特色越发明显。


    三年来,柳州市在推进两化融合的实践中,按照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展开,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了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区域先进制造水平、产业能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两化融合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与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初期相比,目前柳州市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已达80%以上;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90%以上;大中型企业90%以上应用CAX(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统称)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0%实现管理信息化,30%实现产品设计研发和流程控制信息化,因此拉动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超过300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提高10%,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3%,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1.2%。在两化融合进程中,柳州市培育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30%;去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支柱产业6.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达8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61%。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要求,柳州市的两化融合也开始由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并将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设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产业体系中的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和深度集成。与此同时,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和催生新兴产业及门类,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柳州市的产业能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柳州建成面向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责任编辑:刘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