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新闻

信息化服务助推广西糖业发展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马震宇  频道:    发布时间:2013-09-25
    新华网广西频道南宁3月25日电(马震宇) “原来我家每年只种自家的20亩甘蔗地,自从我使用‘甜蜜通’后,又多承包了40亩,现在我每年种60多亩甘蔗,什么时候种、如何管理、病虫害怎么防治、销售得多少钱,都有‘甜蜜通’的信息发到我的手机上。有科学指导,现在种甘蔗简直是太方便了!”广西崇左市庆和村旧排屯的蔗农卢本能高兴地说。

    “甜蜜通”业务是中国移动根据行业特点,为提高制糖行业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管理效率而设计的特色信息化应用,将移动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到制糖业种、砍、运、称、榨、付的各个环节,如电子砍蔗证、电子派车单、过磅信息、到款提醒等应用,提升了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甜蜜通”特色信息化应用大幅降低了制糖企业的运营成本,整个砍、运过程变得高效可控,大大提高了糖厂的生产进度、新鲜度和出糖率。据了解,目前,广西全区107家糖厂有102家使用了“甜蜜通”业务,覆盖率达95%,惠及农民超过400万人,并被工信部列入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

    据广西崇左市湘桂糖厂的莫总经理介绍,以前糖厂每年都要聘请90多人作为蔗管员常年分赴在各村屯为蔗农服务,使用中国移动开发的糖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后,现在仅需蔗管员30人,仅此一项就为糖厂省下了不少人工钱。以前每到开榨季节,糖厂门外的公路上就排起了等待进厂的运蔗车长龙,延绵几公里,由于蔗农砍蔗的盲目性,导致有的蔗农在厂外等几天的现象常有发生,而且甘蔗砍下后如果不及时压榨,放置太久因水分蒸发导致压榨后出糖率及糖品质下降。采用糖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通过电子派单将砍蔗时间、运蔗车号通知给蔗农,这样减少信息的传递环节、提升了效率;既方便了蔗农也增加了糖厂的效益。

    广西是我国糖业大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涉及糖业的农民人口2600万人,约占广西人口的一半。长期以来,广西各地糖厂每到榨季都遇到“吃不饱、吃不鲜”的问题,农民丰收后“卖蔗难”,糖厂与蔗农之间遭遇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在寻求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上,广西制糖企业与“甜蜜通”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加快建设,广西正面临一个经济腾飞的良好机遇和广阔发展平台。中国移动糖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不仅切实解决广西糖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还促进了广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贡献全力。


责任编辑:刘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