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动态

全州:“特色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来源:全州县委宣传部  频道:桂林    发布时间:2012-11-01
    近年来,全州县的特色农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一乡一品、一乡几品”或“几乡一品”的产业格局,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链,使特色农业成为全州经济的一大支柱,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全州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基地。现代农业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自2006年以来,连续获得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进步县、全区食用茵先进县等农业方面的多项经济奖。

    2006年以来,全州县依托丰富资源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56亿元,同比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7亿元;同比增长29.8%,财政收入完成5.96亿元,同比增长13.1%。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7亿,同比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917亿元,同比增长42.1%。2008年来,该县连续获桂林市工业经济目标责任一等奖和工业进步奖,工业经济成暴发式跨越增长。

    特色工业经济跨越的动力

    说起全州的工业,人们总想到“工业短腿”,80年代也有过一批很好的企业,且工业类型齐全,后来在市场经济冲击波下,纷纷退出经济潮流,只好农业一条腿走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该县也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近年来,该县结合实际提出了“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

    抓好资源型工业发展,打造特色工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提出了“狠抓有色金属的生产与加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的思路,‘靓女先嫁’和‘丑女靓嫁’的方式进行国企改制,引进大型的企业地隆公司依法规范大西江钨矿的生产秩序,引进全国著名酒业华泽集团整合了全州湘山酒,打造成全国米酒基地,引进桂林福达集团改制内燃机厂建成全国汽车零配件基地的全州高强度螺栓厂,引进翔云业整合锰矿冶炼,切实搞好锰矿业采、选、冶一条龙,做大做强有色金属加工业,实现资源的最大增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进资金整合冶炼行业成立协会,加大冶炼业的合理建设管理力度。“十二五”初期,该县为走出 “工业短腿”困局,提出“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实现了有色金属、锰矿、冶炼、水电等支柱产业及其加工业“多业协调”的多元化工业发展格局。

    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加工业。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县提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兴办龙头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思路。充分利用丰富的林木、粮食和“两金”(金银花、金槐)、“三辣”、禾花鱼等特色产业,加快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开发步伐,培育新的资源型工业群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了湘源牌的农产品等系列土特产。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从2006年起,创建了广西全州A类工业园区,该县又根据资源分布情况,沿着322国道、桂黄高速,建设了县城西、城南工业园和凤凰、绍水、黄沙河规划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目前,已有79家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超20亿,园区工业产值达30多亿元。

    特色农业激发经济的活力

    “十一五”以来,全州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目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扩葡、壮畜、兴林、优果、稳粮”的发展方向,扩大生态农业产业规模,走出一条新型特色农业发展路子。

    该县按照“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产业优势和做大做强”的原则,将葡萄、提子、杉木、湿地松、金银花、金槐种植和发展东山土猪、食用茵菇、小脚鸭、禾花鱼、三辣等“湘源牌”品牌产品等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凭借丰富土地资源优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扩大金银花和金槐、东山土猪、小脚鸭等种养规模,实现了零星种养向规模种养转变,使全县农业较快步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轨道。同时,还创新一种农业种植模式“稻—灯—渔—菇”“稻—稻—菜”“ 稻—稻—菇”科学的思路,使全州的特色农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格局,“一乡一品、一乡几品或几乡一品”的产业格局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目前,该县的葡萄,堤子总面积达5万多亩;李子、梨园、桔子等总面积达20万多亩;“两金”、各种林木、油茶等总面积达200万亩,以丘岭、山地为主的全州境内披上了一层层绿装,建造起一个个绿色银行。

    此外,该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食用菌等新兴产业。为突出特色生态旅游,该县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与休闲相结合的产业,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休闲山庄,红色旅游,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教育潜力,以及长征湘江战役的军事革命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去年,这些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点年接待游客13.5万多人次,营业额达102万元,实现利润47万元。


责任编辑:刘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