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积极探索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理念的“工业地产”模式,即由投资者在工业园区先购买土地建好高层标准厂房,再由工业企业租赁或购买厂房后用于生产,推动了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目前,容县经济开发区建成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达1.4以上,建筑密度达38%以上;累计接纳企业116家,工业总产值52.5亿元,平均产出强度达3500万元/公顷以上,实现了政府、开发商、承租企业的“三赢”。
容县经济开发区是广西较早成立的自治区级园区,划分为多个工业小区,楼房不仅密集而且多是高层建筑,大多为3层~5层。殷天工业小区占地约40亩,建有10栋厂房、3个车间、5栋宿舍、1栋办公楼,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已有5家企业进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转移就业。今年2月,容县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
容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55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以来,容县着手在经济开发区内实施“工业地产”模式,以转变过去粗放的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容县国土资源部门对用地把好规划关、预审关和监管关,供地从签订出让合同至项目竣工,均录入土地动态监测和监管系统,避免出现土地闲置和浪费现象。
数十家企业共用一堵围墙、一个大门——这就是工业地产与传统工厂的不同之处。在集约开发理念指导下,容县经济开发区这些3层至5层的标准工业厂房综合容积率达1.4以上,建筑密度达38%以上,大大节约了土地。可以说,工业地产模式的探索实践,不仅增强了容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而且成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