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新闻

信息化建设促昌菱糖厂成最受欢迎企业之一

来源:北部湾新闻网   作者:何舜妤 成端峰  频道:防城港    发布时间:2012-04-20
    “在2011年强台风‘纳沙’到来前,昌菱糖厂就通过短信通知我们要做好甘蔗的定绑,台风过后还通知我们如何做好扶植,对我们蔗农照顾得非常周到……” 家住广西防城港上思县在妙镇联合村七门圩的黄林春谈及2011年第17号热带风暴“纳沙”过境防城港时,不禁对防城港市昌菱糖厂为减少蔗农们损失而提供的周到服务竖起大拇指。

  “这么多年来,我们还没有花过一分钱去购买种子、肥料,全部都是昌菱糖厂为我们购买的。”黄林春告诉记者,他家有近百亩的甘蔗地,以前每年榨蔗后所得的几万块钱只够买种子和肥料,现在糖厂解决了他们最大的困难后,又通过短信等信息手段解决他们砍蔗、收蔗等诸多不便,目前他家每年的收入均超过20万元。在包括黄林春在内的蔗农眼中,昌菱糖厂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

  作为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的一个子公司,昌菱制糖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坚持以“做最尊崇的制糖企业”为愿景,以“认真做事,本分做人,主动负责,团队协作,结果导向”的价值观,在广西制糖企业中悄悄崛起。目前,该企业日均榨蔗能力超过1.2万吨,年榨蔗120万吨,年产混合糖16万吨,食用酒精2万吨。

  是什么促使昌菱糖厂能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获得长足的发展?昌菱糖厂办公室副主任林绍汉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昌菱糖厂在同行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先行一步,首先与移动公司联合开发了“甜蜜通”平台,使糖厂与蔗农间的关系由传统的依附关系变成利益共享的统一体。以前,糖厂只管收购甘蔗,至于蔗农生产上的事很少去管,蔗农也只管生产,糖厂需要什么样的甘蔗、哪种甘蔗产量高,什么时候砍甘蔗能达到最大效益等,蔗农也不清楚。这实际上造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糖厂吃不饱、吃不鲜,蔗农有蔗难卖或卖不了好价钱。自从糖厂启用“甜蜜通”平台后,发送砍蔗计划单、派车调度单、临时调度单,蔗款结算到户自动短信告知等有关信息及时地传递到蔗农手上,蔗区的生产进度基本都在糖厂掌握之中。

  “甜蜜通”的问世,在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更提高了广大蔗农对昌菱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有效解决了糖厂榨季“吃不饱、吃不鲜”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因此也成为第一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实现糖厂农务内部管理的广西制糖企业。 据介绍,为了实现信息化的再一次创新,同时解决运输车队在运送甘蔗过程中无法进行调配及监控的情况,昌菱糖厂与中国移动再次深度合作,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车务通”信息化合作项目。通过“车务通”与“甜蜜通”的平台端口实现无缝对接,在“甜蜜通”平台发出车辆调度指令后,“车务通”平台可自动对目标车辆的行驶方向、路线、速度、载荷等信息进行定位跟踪,方便糖厂对600多辆运输车辆进行科学、自动化监控和合理调度等服务,企业可以实时查询到车辆的实时状况,减少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

  在广泛应用信息化项目后,昌菱糖厂实现了甘蔗新鲜入榨降低糖分损失0.12%的目标。蔗区20多万亩甘蔗年产原料蔗120万吨,按3年平均87%总收回率计算,折合年产白糖1200吨,按6000元每吨糖价计算,增加产值720万元。

  在昌菱糖厂的信息化业务中,除了运用“甜蜜通”和“车务通”业务外,还使用了智能手机应用、集团彩铃等信息化产品,实现了糖厂与蔗农之间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到现代化的信息化沟通,受到广大蔗农的欢迎。在2011年举办的防城港市“动力100”杯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大赛中,昌菱糖厂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十佳信息化应用奖”和“最受欢迎企业奖”。

  在防城港市工信委的支持下,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与防城港移动合作的“甜蜜通”、“车务通”等信息化项目的成功运用,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实现了糖厂、蔗农、运输方的多方共赢,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应用开辟了新的“蓝海”。


责任编辑:韦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