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新闻

梧州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广西新闻网  频道:梧州    发布时间:2011-12-02
  眼下,正是瓜果上市旺季,但是在农资、人工、运输等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这些农产品并没有卖出一个好的价格,甚至打击了部分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

  “今年西瓜价格最贵时每公斤2元,气温不高时,价格只有每公斤1.4元;二次采摘时,价格降到每公斤0.8元,今年的西瓜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这种持平,在物价上涨的今天,实际上是一种亏损。”藤县西瓜种植户吴桂梓说,

  据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全国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外,农民没有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种植、销售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这也反映出了我市农民依托科技、信息促进增收的缺失。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要弥补这一缺失,并赢得市场主动权,除了加快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外,还需要加大针对农民生产的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服务平台有待充分利用

  在藤县太平镇,村民何金勇从2006年承包5亩农田开始创业,逐步引领当地农民种植大棚蔬菜。如今,他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已发展到近300亩。

  “我熟悉电脑操作,通过网络学到很多科学种植技术,实时了解市场信息,并建立起了固定的客户终端。”何金勇道出他创业成功的秘诀:依托农村综合信息网络与广东的客商建立起关系,向客商发送货品样板照片、商定价格等,使各类农产品不但顺产顺销,而且价格也较高。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长洲区长洲镇,该镇通过专门采集并定期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农业灾害信息、科技种植信息、价格信息,指导农民了解各地的销售行情和价格,并在网络上发布相关销售信息,产品引来不少客商前来预订,有效提高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然而,像何金勇或长洲镇这样,通过网络信息提升驾驭市场能力的,在我市虽非特例,但亦不占多数。市信息中心主任李展翔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农民利用现代信息体系武装农业生产,是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但,当前我市无论是零散的种植户,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掌握先进的种养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或了解市场动态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农业信息效用尚需提升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梧州农网、视频点播系统、电话语音农业信息点播系统、“农信通”移动手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交换平台等农村信息体系,以及六堡茶、砂糖橘等交换平台,为农业信息化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但综观实际成效,大多数农民对此仍一无所知,这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引导,提升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意识,以不断提升服务的覆盖面。

  据调查,由于现代农村综合信息体系中的视频点播、电话或移动手机农业信息服务等,信息源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没有分门别类发送到客户终端,再加上农民担心资费过高,不愿意开通使用;同时,由于农民对农村综合信息网络还感到十分陌生,不掌握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平台“不能物尽其用”,特别是农村网络不畅、电脑普及率不高、农民不经过系统培训等,致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此外,虽然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在一些行政村、乡镇信息服务站等提供免费服务,开辟免费的电子阅览网页,但由于技术人员缺失,设备维护不到位,信息源更新过慢,很容易被淘汰。如苍梧县岭脚镇的一间农资销售点,在每个圩期都免费让农民上网查找农业生产销售信息、免费为农民播放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但由于这个电子阅览室的设备跟不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变化,目前已经变得几近“荒废”。

  有关人士提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应该突出梧州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重点建立粮食类、瓜果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及时与国内外重点供求网点连接,及时发布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和潜力,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农业发展的后劲。


责任编辑: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