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动态

四大措施应对船舶工业新形势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频道: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    发布时间:2011-02-28
    自2003年以来,世界船舶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经历了近6年持续兴旺的市场行情,中国船舶工业抓住历史性机遇,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翻了两番,手持订单增长5倍,造船效益大幅提升,国际市场份额超过了20%,一举进入与日韩并驾齐驱的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可以说,中国造船业近6年的发展成就远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前20余年的发展,这6年是中国造船业发展历程中最好最快的6年,是我们中国造船业兴旺、收获的6年。

    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船舶工业的影响

    2007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等不利形势虽然对我国船舶工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影响还未充分显现,所以总体看来1~9月份仍保持稳步增长,良性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船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高价船订单的陆续交付,2008年前三季度船舶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继续快速增长。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59%;完成工业总产值2470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增幅达91%;完成出口交货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船舶出口创汇超过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66%。

    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6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0%,占世界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23%进一步提高到25.6%。其中出口船舶1264万载重吨,占全部完工船舶的75%。截至9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2.1亿载重吨,比年初增长32%,占世界市场份额35.4%。

    但是从承接新船订单看,船舶工业呈现出新的变化,折射出世界经济低迷的阴影。虽然今年前三季度接单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已出现明显下滑。1~9月,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5717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8.9%,虽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接单水平,但同比仍下降11%。8月份接单量出现明显下降,比7月份下降54%;9月接单量又比8月份下降49%,仅有316万载重吨,是1~9月月均接单量的一半。

    随着次贷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和蔓延,船东订造新船的融资难度和成本显著增大,同时船厂从金融机构获取预付款保函和信贷难度也在加大,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船舶订造量。进入10月份,船舶市场更是出人意料的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了无人询价的情况,无论是骨干船舶企业,还是地方新兴船厂对此都有深切感受,新船成交近乎停滞。从当前形势发展看,国际船市下行趋势已经显现,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船舶工业有可能进入不景气阶段,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是融资环境趋紧。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信贷收缩,这对船市造成直接影响。金融机构提高了对船舶信贷融资的风险等级,提高了船舶融资贷款利率,加大了对船舶融资项目的审查力度,甚至出现暂停船舶融资项目的现象,同时金融机构对船厂预付款保函审查更加严格,这对于未来新订单的承接以及目前相当数量手持订单预付款的获取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船舶工业将面临世界经济趋缓与国际船市自身调整压力的叠加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中国出口明显受到冲击,经济增幅已经出现回落。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将直接拉低海运量增长,预计未来两年世界海运量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未来2~3年中运力投放将进入高峰期,全球手持订单量占世界船队保有量已超过50%,按全球手持订单测算,2009年和2010年世界船队增速将超过10%,远高于同期海运量增速。加之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形成了庞大的造船能力,一旦造船市场需求大幅滑落,持续低迷,全球性的造船能力过剩将不可避免,新船订单的承接和手持订单的交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四大措施应对风险

    针对面临的新形势,船舶工业当前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应对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防止产业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

    一要确保手持的2.1亿吨订单按期保质交付。这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船舶企业要进一步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尽量提前和按期交船,降低风险;同时加强市场研究,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船东拖期接船甚至弃船等情况。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经营成果,尽可能的承接信誉好、实力强、合作好的船东订单;要充分了解船东资金状况和融资情况,掌握船东的履约能力,降低经营风险。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前10家造船企业中集中了55%的手持订单,前20家造船企业中集中了73%的手持订单,因此骨干企业更应该高度重视手持订单的交付问题。

    二要把降本增效作为应对和防范风险的基本措施。在当前形势下,船舶企业更要苦练内功,强化管理,毫不放松地抓好现代造船模式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更要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对标日本、韩国先进造船企业的能耗物耗水平,深入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在市场进入不景气阶段,对船舶企业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船舶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上。船舶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推动科技进步从跟踪模仿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要加强新产品、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彻底摆脱高技术船舶设计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将品牌船型的范围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船型及海洋工程装备拓展,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

    四是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中介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对船舶工业的信息、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运行监测,认真研究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为行业提供市场、运行等方面的信息,对行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指导企业正确决策。

    加大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力度

    船舶市场的波动为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为船舶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竞争力带来了机遇。船舶工业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市场不景气时期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主流船型的开发与优化,进一步提高三大主流船型的市场占有率;提高高新技术船舶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占领高端船舶产品市场;要大力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与创新,逐步攻克关键设计技术,使主流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生产能力得到全面突破;要加大关键船用设备的研发力度,解决船用设备“卡脖子”问题。

    二要大力推进船舶企业的战略性重组。通过扶优扶强,鼓励大企业之间的联合,提高规模效益;鼓励具有优势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使之成为船舶中间产品配套加工中心和专业化加工中心;鼓励中小企业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机遇,坚决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

    三要促进造、修、配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船舶工业要更加注重改变过去过于偏重发展造船的状况,促进造船、修船、配套、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要鼓励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等领域的投资项目,扩大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船舶工业产业链;继续提高船舶修理企业的能力与水平,促进修船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抓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兴旺的机遇,逐步形成专业生产能力和总包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