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动态

船舶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 期待政府扶持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频道: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    发布时间:2011-02-28
    信息化助力船舶企业御寒 小批量制造影响信息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应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强化应对寒冬的能力,为春天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船舶工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造船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船舶工业生产无大批量生产的概念,单件小批量制造船舶是船舶行业的最大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刘炳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深化,造船企的信息化改造要求也不断提出。可以说,中国船舶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造船信息化大潮之中。中国船舶行业信息化开发应用范围广、程度深。

    首先,中国船舶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一般都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而新造船基地的建设起点则更高;其次,中国船舶行业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基本处于世界造船行业的领先方阵,开发应用范围广、程度深;再次,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中国船舶行业目前已经处于从企业里单个部门的应用向整个企业大集成应用过渡的阶段,中国较大型船舶企业近几年都在有计划地进行流程的优化革新及整体管理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

    从项目的进展和应用效果来看,各船厂的进展和应用效果各有不同。有的企业应用深度不断加强,有的则由于资金及其他技术条件的限制,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应用深度远远不够,有的企业仅对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部分模块或子系统进行了开发,但还没有覆盖到造船的各个业务过程,离真正CIMS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先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造船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水平确实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各大船舶企业在生产管理、自动化加工设备等方面也有很多相应的开发与应用,但是,这些方面的总体应用水平与设计信息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中国与日、韩、美、欧等造船强国或地区相比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快速制造能力、企业的柔性应对能力、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为此,一些骨干造船企业开始引进和实施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以图通过PDM加强产品设计过程的管理,对产品信息进行统一控制,为设计的协同以及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的集成奠定基础。

    在船舶行业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企业在忙于订单和保增长,尽量减少开支,但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强化应对寒冬的能力,为春天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任何幸运和收获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包括企业。

    刘 义 中国船舶工业是我国制造业应用计算机最早的行业之一,1965年就开始了船舶设计计算和船舶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研究和应用。40多年来,船舶的计算机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中国船舶行业目前已经处于从企业里单个部门的应用向整个企业大集成应用过渡的阶段。但我国船舶工业生产无大批量生产的概念,单件小批量制造船舶是船舶行业的最大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与国外发达行业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差距有六个方面。一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设计的三大主流船型(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经济性指标偏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高新技术船舶依赖国外设计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能源资源消耗较高。三是造船能力扩张过快。近年来受持续兴旺的船舶市场的刺激,大量的民营资本、外资在沿江沿海地区投资建设船厂,一大批规划外造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五是在软件上我国依赖进口。六是造船能力、配套水平不够,研发人员、高素质技工人才缺乏。

    船舶行业信息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模式的转变,数字化造船的趋势,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船工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造船工业的趋势。面对国际造船市场激烈的竞争,信息化已成为中国造船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王慧杰 信息化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类叫做工具或独立软件,主要强调个人能力或局部能力的提升,典型的如CAD应用、物资管理系统或者财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十几年前大部分已经推广应用,现在基本普及了,完成了从最早的二维设计到二维半再到三维之间的转换,尤其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已经将其作为标准配置。

    还有一类叫做企业级系统,像比较流行的针对设计管理的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者ERP(企业资源计划)这样的企业级管理系统,这样的系统在国内一些大的船厂逐步开始引进推广和应用,但也是从最近几年刚刚开始,比较超前一点的企业也就差不多三四年前才开始,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开始。比较领先的企业基本上还是在推广扩展阶段,还有一些新兴的或信息化发展比较晚的企业可能刚刚开始推广,PDM或PLM在船舶行业还没有广泛应用,在所有行业里相对还是比较滞后的,这是产业特点决定的。

    2005年之前船舶行业基本订单都是单艘或两三艘,所以不会在一艘船上花很多精力做设计,从观念上和汽车行业就存在差异,而且人员总体水平相对比较低,所以不会主动应用新的系统。

    船舶行业信息化最大的挑战就是国内现在还没有促成针对船舶行业非常有影响力的咨询公司,汽车行业往往会有很多咨询公司和分析师,船舶行业仅仅是在证券方面会有一些针对股票的分析和咨询,而针对船舶行业的咨询公司基本没有。
 
    资小务 国内的船舶工业,以分析仿真技术来看,总体应用落后国际先进船舶企业,但在某些单点、单一学科上的应用,与国际先进的船舶企业相比并不落后。相对国外,我国船舶企业在分析仿真技术应用上的主要差距集中在多学科仿真及多学科联合仿真、仿真的效率、仿真的有效性、仿真的流程和方法标准化以及对仿真知识的重复利用这些方面。

    在国内,超过90%的船舶设计、研究院所、造船企业都是MSC的合作伙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这些合作伙伴基于前些年的应用情况和成果,进行对仿真数据的归档整理,帮助企业针对自己对仿真流程进行研究和制定,帮助他们对仿真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把国际上最新的最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带给国内的船舶企业。

    刘家斌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已渗透到船舶领域的方方面面,各项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中国船舶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处于世界排名前三的位置,信息化程度相比其他行业要高,原因在于船舶行业需求强烈,并且实施得比较早,在关键点上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流通不畅影响信息化 需要政府更多扶持

    ·目前中国船舶行业面临的压力与需求是由传统模式朝着现代造船模式转变,而这也是软件行业的绝佳机会。

    ·多数企业在初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战略的考虑,导致信息流动不顺畅,信息一致性得不到保证。

    ·希望政府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刘家斌 目前中国船舶行业面临的压力与需求是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着现代造船模式转变,而这也是软件行业的绝佳机会。因为造船模式越先进,越离不开信息化。同时,目前中国的造船模式与日、韩等国相比还很落后。

    不论是企业还是厂商,未来关注的方向都将是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模式。如果中国造船模式能够达到分道制造,整个行业的发展就能够有一个飞跃,未来可以平稳地过渡到集成和敏捷制造阶段。现在中国在软件技术上处于成熟期,而在转换模式上遇到了瓶颈。需要二者结合,尽快完成从分段制造转向分道制造,才能在管理、协调和关键点的应用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国船舶行业信息化需要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行业软件。浪潮推出造船特点+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通用平台+专用功能,通用软件+船舶行业专用功能模块,形成一个集成化、平台化+船舶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并正在其他关键应用层面上通过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和突破,通过信息化加速中国造船模式向着智能化敏捷制造转变。

    刘炳言 尽管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但事实证明,信息化、特别是CAD技术、3D设计技术、CAM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了设计建造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目前CAD技术已经成为造船设计生产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CAD系统生成的产品信息图文档已成为产品信息交换和产品交付的基本条件。在生产管理方面,有的企业通过国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引进,结合本地化应用开发和实施,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有的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在一些业务部门和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统计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在局部应用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公司在信息化推广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体现在由于多数企业在初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战略的考虑,各系统平台不一、信息模型不一,导致各系统间形成信息壁垒,信息流动不顺畅,信息的一致性不能保证,信息的重用性差,难以推动造船设计生产的并行和协同,较大地妨碍了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在企业中推广某个系统,以加强产品设计过程的管理,以及对产品信息的统一控制,为设计的协同以及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的集成奠定基础。

    资小务 目前,船舶工业对分析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需求:一是对仿真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是提高仿真的效率和仿真的有效性,推动仿真方法的标准化,加快仿真流程自动化和专家仿真方法/知识的再利用;二是对仿真能力的要求,要求仿真软件能进行多学科的集成,这些学科主要是强度、动力、热、运动、非线性、疲劳、噪声、优化;更进一步则要求仿真软件还能进行多学科耦合分析,如热机耦合、流固耦合、刚弹耦合、链式分析、多学科结构优化;三是对更高的求解效率和更大的求解规模的要求;四是对仿真工具的要求,要求仿真工具具备多学科的求解器,能在统一环境下进行多学科分析,同时还要具备方便的流程定制功能,以及具备仿真数据和知识的管理和重用功能。

    MSC倡导的是虚拟产品开发技术,通过应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能在产品的开发中做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是在产品的研发早期以虚拟样机为核心,利用虚拟产品模型,对产品的设计做出评估和判断,并在测试阶段加以验证,从而帮助船舶企业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同时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研发模式是船舶企业创新设计的核心手段。

    刘 义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各公司、各部门的信息交换量急剧增长,而沟通方式并没有大的改观。这就造成了公司信息流不畅通,各个部门的工作之间很难做到同步。此外,公司的资源在增多,而这些新增的资源不能被各个部门很好地利用起来,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企业的发展遭遇到沟通瓶颈。而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显然,如果单靠加强一些传统的沟通方式只能增加公司的成本,而从边际成本角度考虑,这样的做法只会使公司的机构臃肿,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立一套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为我们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并给予优惠政策。因为造船行业生产的特点是资金占用量大,且船舶产品属于微利产品,造船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另外,为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争创品牌效益,筹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都需要帮助和支持。

    高礼强 造船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都叫企业资源,人也是资源,资金也是资源。随着熔盛重工的飞速发展,他们需要很好的一个信息化平台作为管家。对于甲骨文来讲,我们希望信息化能够帮助企业在几个方面有重要的突破,第一是节约企业的成本,第二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我们希望借助信息化平台,帮助企业成长。

    王慧杰 公司一个人单打独斗可能比较累,尤其和船厂磨合需要时间,因此迫切希望政府或行业协会给予一些支持。因为更多的是民船,所以也不会排斥外企产品。比如总厂需要设备厂提供发动机数据,但设备厂考虑到数据保密,很可能不会提供数据,之间的协调就需要政府出面,按照一定规则,在规则框架之下不会牵扯技术核心,协同的推广如果没有行政干预也是很难的。

    两化融合带来新机遇造船模式有待转换

    ·要实现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必须依托造船技术的全面进步,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

    ·有的企业趁现在资金宽裕一味引进系统,而不管能否很好消化和吸收,往往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两化融合给船舶工业的挑战,主要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

    刘炳言 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构成的比较优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这一优势将逐渐缩小。因此,要实现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必须依托造船技术的全面进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提高造船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率,通过信息集成使先进和上规模的造船设施形成先进的生产力,从而把中国造船企业的综合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能力,坚定地走出一条以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为核心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中国船舶工业走上“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这将给我公司船舶制造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刘 义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主要针对今后三年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既突出眼前,又着眼长远,并参考了已出台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和重点扶植“国轮国造”是两大重点。

    国家从政策、金融、税收各个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我们带来了机遇。特别是银行系统,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简单地把船舶行业列入限制发放贷款和出具保函的高风险行业而是给以区别对待。我们坚信船舶行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业,当然,造船行业是周期性行业,潮起自然跟着潮落,造船企业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候银行能够支持一把,也就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结果是实现双赢,银行也能获利。

    对企业来说,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就是技术研发,航星集团一定抓住机遇,加快打造自主研发能力更强的研发团队,实施品牌战略。首先公司重点解决好创立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其次提高船舶配套设备研发和本土制造和配套能力,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使我国由船舶生产大国向拥有世界级品牌的船舶生产强国转变。

    目前国内造船企业的信息化途径主要有“引进”与“自主开发”两种方式,有的企业趁现在资金宽裕一味引进系统,而不管能否很好消化和吸收,往往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航星集团今后在选择信息化的途径上,既重视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也会注重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并大力提倡自己开发一些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更加贴近企业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投资,自己掌握知识产权,不会受制于他人,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资金。

    资小务 中国船舶工业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两化融合为船舶工业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两化融合带给船舶工业的挑战,主要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

    MSC公司从1963年成立,在过去的40多年一直服务于工业界,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国防、船舶、汽车、电子、电子、能源、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产品和技术紧密与工业的需求相结合,我们对这些工业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专业的经验,我们不单提供支撑产品研发阶段中分析仿真业务流程的多学科解决方案,同时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